“我們村已有三百多年歷史的柳氏文肅公祠是一座非常神奇的古建筑,整座木結構建筑無一枚鐵釘,每個角落無一個蜘蛛網(wǎng),祠堂內(nèi)沒有一個蚊子、蒼蠅和蟑螂,夏季還是乘涼避暑的
阿根是浦陽鎮(zhèn)有名的火腿師傅。阿根家是久久香火腿的腌制世家。 阿根在空閑時間里喜歡帶著他那7歲大的兒子小豆豆,一邊晃悠悠地在這鎮(zhèn)上的大街小巷來回閑逛。
《尋找彩虹》雪中飛揚攝影皇上配詩 穿過雨夜向云頂進發(fā) 彩虹藏匿在霧靄深處 泄出幾片春光尋找 以火的
收到《澳門月刊·旅游視野》2015年第四期,內(nèi)里刊登一篇散筆《杭坪擺祭的前世后生》,感謝費淳主編的抬愛!讓我今年第二次登上該刊。
2009年的一天,浦江縣新四軍研究會會長駱崎同志給我打來電話:“傅紅耀,聽說你正在寫一部關于白馬橋阻擊戰(zhàn)的長篇小說?”我說:“是的,不久將由解放軍出版社出版。中
阿貴的泥人攤常年擺放在浦陽城四牌樓處。 阿貴是個孤兒,他所有的財產(chǎn)就是一只木箱,一條板凳。 阿貴從13歲起就跟著一位山東的師傅學做泥塑了
66歲的鄭宅五房村村民鄭一心是個殘疾人。雖然他沒上過幾年學,但極富研究和創(chuàng)造能力。他做過汽車鈑金工,參加過我國第一代微型汽車生產(chǎn),當過我縣機電有限公司總經(jīng)理,先
一位72歲的獨腿老人,以堅強的意志和樂觀的心態(tài)坦然面對生活:上山砍柴、下地干活,樣樣不輸健全的人。妻子癱瘓后,老人又承擔起照顧妻子的責任,那份細心讓左鄰右舍為之
“李鐘表”,鎮(zhèn)上的人都這么叫他。因為無論什么鐘表,只要到他手里,正反一瞅,一搖晃,貼耳一聽,便知毛病出在那了。 李鐘表的鐘表修理鋪開在浦陽鎮(zhèn)的橫街處
認識派頂村,是因為一次走訪。 那天,應好友相邀走進了這個坐落在浦江西部群山環(huán)抱的山村。村莊依山而建,從一條蜿蜒的水泥道拾級上山進村,好友站在村口
我縣北部山區(qū)檀溪一帶,“陳”姓為多,素有“陳北角”之稱。檀溪陳氏的始祖叫陳碩,他來浦江后不久居住在車方村(今檀溪鎮(zhèn)會龍橋村附近),所以“檀溪陳氏”又稱“車方陳氏
小小說《縣長要來過大年》發(fā)《天池小小說》第四期,感謝編輯厚愛! 記之,存檔! 縣長要來過大
“我叫張洪波,反弓張,三點水的洪,波浪的波?!?8歲的張洪波聲音洪亮,是采訪過的老兵中,少數(shù)繪聲繪色地說出自己名字寫法的老人??吹贸?,他從小受過良好的教育。
知道四川變臉的很多,知道浦江變臉的人很少,它就在你身邊。白臉、綠臉、紅臉、黑臉、金臉,一臉數(shù)變,一氣呵成,天衣無縫,這就是“浦江變臉”,表演者是原浦江婺劇團的“
吳澗風,1976年生于浦江。1988年畢業(yè)于浙江師范大學美術系。1998年至2011年供職于浙江文化藝術研究院,現(xiàn)供職于浙江美術館學術部。系浙江省美術家協(xié)會會員
今天是世界讀書日,我這個山里佬也跟風湊湊熱鬧,寫了一篇小文。蒙《今日浦江》報三版編輯張慶平老師厚愛,并不厭其煩地進行巧手剪裁,得以今日見報! 深謝張慶平
浦江籍畫家于軍偉 于軍偉 浦江縣前吳鄉(xiāng)民生覺寺村人 2009年11月策展第十二屆西湖藝術博覽會“如花美眷-中國美術學院當代青年
近日收到2015年第四期《百花園》雜志,內(nèi)有一篇我的小小說《種瓜不能得豆》!感謝編輯龍歌老師?。。? 種
蒼天厚土本無塵, 翰墨飄香山水真。 更有和風多好客, 任君自取一江春。 (作者:陳加元,系省政協(xié)副主席)
版權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