浦江自東漢興平二年建縣,已有1800年歷史,文化底蘊豐厚,歷代名人輩出,素有“文化之邦”、“書畫之鄉(xiāng)”之稱。宋元明清四代,方鳳、柳貫、吳萊、宋濂、戴良、倪仁吉(
作為浦江人,我與以黃長波為首的黃氏兄妹三英杰都有些關系。我伯父張同光先生是長波少時就讀的杭州安定中學的老師,又是師生關系最密切的同鄉(xiāng)親友。長波每次進城必到我家與
浦江素有“張半縣,陳北廓”之稱,意為張姓人口約占半縣,北部山區(qū)以檀溪為中心,寺前、中余、大畈、虞宅一帶,陳氏是第一大姓。數(shù)百年來,延續(xù)至今。然民間傳說,檀溪陳氏
東明精舍 宋濂七十一歲那年,因孫子宋慎牽連進胡惟庸黨案,全家連坐被刑。宋慎與宋璲(宋濂次子)被處死,宋濂因太子與馬皇后力救,被流放四川
浦江在東漢興平二年(公元195年)建縣,當時稱為豐安縣。遺憾的是,到隋朝開皇九年(公元589年),豐安縣被撤銷,浦江也就亡縣了。? 浦江亡縣84年后
元至正九年(1349),因受人推薦,40歲的宋濂被朝廷任命為翰林院編修。但宋濂卻稱“親老不敢遠違”,以父親年老為由極力推辭,沒有接受這一任命。 宋濂
其一 清朝康熙年間,大畈有個名叫尚紳的,盡心侍奉父親到終老,他的母親鄭氏七十多歲,久病不愈,別人都說就算扁鵲再世也治不好了。尚紳哭泣著說,我聽說古人
與鄭義門有關的歷史名人,大家都知道得不少。宋濂、方孝孺、吳萊、方鳳、吳直方、柳貫、劉基、戴良、黃溍、王袆、朱丹溪、張孟兼……,整整一大串。可有一個問題可能大家也
棄職縣丞誠心濟難民 鐵血莽漢無意攀富貴 自打趁著酒意嘲弄了陸知縣之后,鄭德璋到底感覺到自己有些魯莽,心里頗惴惴不安,也暗暗提防陸知縣尋機
黑面鄭綺臨終倡義居 癡心小姐有心慕英雄 夜闌人靜,一燈如豆。 昏黃的燈影里,一間破舊茅屋的邊角支著一張破床,一張破被裹著
浙江浦江白麟溪畔一間簡陋的茅屋里,一位叫鄭綺的老人臨終前召集子弟歃血為盟,要子孫以耕讀為本,時代同居,永不分家。于是,這戶鄭姓人家拉開了歷經(jīng)宋、元、明三朝十五世
在八十年代,由浙江文學志編纂委員會編著、中華書局出版的《浙江省文學志》(浙江省志叢書)中,介紹了民俗學家洪亮簡史及作品《浙江歌謠(甲集)》。書中介紹:“洪亮(1
不知為什么,我喜歡把街路比作一條穿越古今的河流。 大凡生命之河,總是由高向低流淌,奔涌,追逐,和緩時泛起粼粼微波,激越時綻放水的花朵,河床上是堅
翻開浦江歷史可以發(fā)現(xiàn),自從有了月泉,浦江的文脈就開源了。 據(jù)《光緒浦江縣志稿》載:月泉,縣北二里,源出于仙華山之下,其泉隨月為消長,自朔至望則盈
一、浦水湯湯師恩綿長 在我的腦海中,他是一位學識淵博、溫和善良的長者,身形偉岸,面容和藹,眼神深邃。拈幾綹長須,或在青蘿山房執(zhí)卷而讀,或在東明精舍侃侃而談
在浦江鄭義門,沿白麟溪東行百余米,可見南岸有一個亭子翼然臨于一口方井之上,這就是遐邇聞名的“孝感泉”。據(jù)說,這泓泉水是因為鄭綺的孝行感動了上天才驀然涌現(xiàn)的。
鄭氏宗祠有古柏,柯如青銅根如石。霜皮溜雨四十圍,黛色參天二千尺。歷經(jīng)滄桑與風雨,精忠赤誠志不移;志士幽人莫怨嗟,古來大材堪為用。此柏號稱“精忠柏”,因是明初文學
午后暖陽、清風和煦,沿著浦江縣虞宅鄉(xiāng)新光村內一條細窄的青石子路,穿過古門牌坊,來到一間透著暖陽的小四合院。一個女子戴著圓框眼鏡、圍著長圍巾、穿一襲長袍,讓人恍如
檀溪鎮(zhèn)下宅村地處浦江縣城北約30公里,這里群山起伏,風景旖旎,古樸的山村中還有一座典雅的古建筑——“駙馬第”。駙馬,是皇帝的女婿,駙馬第也就是皇帝女婿的住宅。那
中余鄉(xiāng)五星村下毛洞口是個擁有悠久歷史和特別自然景觀的古村。村前有一條清澈如鏡的10多米寬的溪流,長滿青藤的古老石拱橋橫跨溪流,和水面上半圓的拱橋倒影連接成一個大
版權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咨詢和服務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聲明:您看到的內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容!